中文|EN

媒体报道

Media

华海药业:数字化转型 “撬动”产业升级

2021-09-09

华海药业外包车间。

企业名片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9年,是集医药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医药企业。主要业务覆盖化学药、生物药、医药包装、贸易流通等多个领域,与全球500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销售覆盖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8月19日,记者套上防尘鞋套,戴着防尘帽,穿上洁净服,穿过一层层隔离门,来到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海药业”)药品外包装数字化车间生产线,只见技术人员正在通过计算机上的制造执行系统下发生产指令。

生产指令下达后,整个车间便开始运作起来。药片装瓶、拧盖密封、贴药品说明书、打溯源二维码……通过机器流水线操作,华海药业生产出的制剂产品,将被送到有需要的患者手中。

不要小看这条平平无奇的自动化生产线,在我们的制剂车间,主要生产设备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标准,并实现了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华海药业系统规划部总监助理徐贤毅说。

积极转型,提高效率

数字化转型正在改变企业和许多行业的运行规律,华海药业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根据公司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前在制药科技小镇率先进行数字化智慧园区建设试点,实现园区整体智慧化,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赋能创新发展和服务体验升级。

产业数字化,简单而言就是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迅速。”徐贤毅说。

产业数字化不仅仅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产业中的渗透和融合的问题,更是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

为了便于进行数据管理和生产运行,提高运行效率,我们优化了生产系统。”徐贤毅告诉记者,正是此次大规模优化生产系统,为他们整个企业从上到下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由于制药企业和其他制造业不同,GMP、GSP认证对制药企业各环节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华海药业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在合规的情况下构建符合生产要求并能达到降本增效的数字化生产系统,从而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系统流程协同、数据共享。

透明工厂,防控风险

日前,华海药业和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杭州澳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家药品生产企业成为浙江省“黑匣子”试点企业。

在华海药业的机房里,记者见到了被紧锁其中的“黑匣子”,这只尺寸不大的匣子,实际上却联通着企业成品基本信息、原辅料、成品检测等关键参数。

据了解,“黑匣子”由浙江省药监部门安装在企业,用于接收存储关键数据,并进行集中化管理。“黑匣子”采集的数据来源药品生产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系统,因此开展这项工程的前提是企业具备较完备的信息化管理基础。

我们以国家集采中标药品为试点品种,在线采集物料管理、生产工艺、质量检验、产品放行等数据存储于‘黑匣子’,并和药品监管部门各持密码,共同管控‘黑匣子’,实现药品源头可溯、流向可查、风险可追、质量可控。”徐贤毅介绍道。

数字化管理让企业成为“透明工厂”,在发生药品安全事件时,监管部门可以利用“黑匣子”储存的关键参数开展调查,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实现药品生产风险的闭环管理,确保药品生产过程可追溯。

同时,通过“黑匣子”内置的参数整合、异常检测、模型比对等智能化功能,运用智能化监管手段,帮助企业识别药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信号,最终实现过程可追溯、风险可预警。

作为“黑匣子”工程试点单位,徐贤毅认为,“黑匣子”让企业生产和药品监管过程更加透明,能够有效防控药品安全风险,这也成为企业自我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抓手。

观点

华海药业系统规划部总监助理徐贤毅——

以点带面,实现全面数字化

近年来,传统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华海药业也在试着通过以点带面来推进数字化改革。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期间,不仅仅是技术或业务上的转型升级,传统的思维和理念也面临重大转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生产技术提升,还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和组织模式等进行升级和变革。

徐贤毅认为,数字化转型不单单是信息系统的搭建,本质是提升企业竞争力,这是个长期系统工程,意味着企业从管理、业务到商业模式都会随之变化,但转型并不就意味着大项目、大投入,企业可以从战略目标出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找准突破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逐步实现集团的数字化转型,这样可以把控风险,随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流量统计代码
技术支持: